2021年,萬科實現凈利潤225億元,同比下滑45.7%,是萬科上市以來的第三次凈利下滑。對此,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3月31日的業績會上,檢討反思了管理層面離散度大、多賽道探索付出的成本大等業績下滑的原因。
在反思的最后,郁亮表達了他的歉意,“2021年業績表現不好,讓股東失望了,在這里,我向廣大投資者、利益相關方表示誠摯的歉意”。
這是本輪房地產資金困局以來,因為業績不佳第一個向投資者公開道歉的房企高管。
與業績相對應,據華爾街見聞查詢,萬科管理層2021年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郁亮本人放棄了全部獎金,收入僅為150萬左右,下降幅度約九成。
在2008年那次凈利下滑時,萬科管理層也是全部都沒有拿年終獎。
道歉是態度,更重要的是行動。在檢討了去年業績下滑后,萬科管理層致力于未來業績提升。
郁亮表示,今年業績將止跌企穩,截至去年底,萬科已售未結合同金額累計超過7100?億元,是2021年結算收入的1.6倍,這些已售未結資源,將陸續轉化為結算收入,對萬科的業績形成有力支撐;同時,經營、服務類業務正逐步形成新的盈利蓄水池,今年營收已超過400億。未來以REITs為代表的不動產長期股權投資,也為經營、服務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增值變現出路。
以上海七寶萬科廣場項目為例,萬科如果退出,可實現差不多15億的利潤;再比如,去年萬緯物流通過增資入股方式,引入戰略投資者,實現了30%溢價。這類合格資產,將對萬科未來業績構成有力支撐。
郁亮說,過去發展商不敢隨便做重的,因為會越來越擠占開發業務的資金流,但今年有機會變輕,不僅變輕,還變成有錢可賺,比如借Reits退出就有利潤?!半m然經營服務類業務現在收入沒法與開發相比較,但假以時日,利潤上空間很大,收入也不一定少到哪里去?!?/p>
向投資者詳細闡釋了萬科“企穩回升”的信心來源后,郁亮表示,任何計劃和目標,都需要靠人去干,需要通過腳踏實地、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。他透露,萬科已取消集團合伙人層級,即通常意義上的高管。所有人都要下沉到前線,董事長和總裁也不例外。
據華爾街見聞了解,郁亮目前在萬科內部同時兼任首席客戶官,研究解決客戶層面所反映的關鍵問題,總裁祝九勝同時兼任長租公寓BU首席合伙人,承擔長租公寓業務的經營管理責任。
“萬科歷史上經歷了三次凈利潤下滑,分別是1995年、2008年和2021年,每次下滑背后都暴露出過去發展中累積的短板問題,當外部環境出現挑戰時,短板問題就會以凈利潤下滑的方式敲響警鐘,警醒萬科必須始終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,正視問題、對癥下藥、快速行動,從而再次企穩回升,”郁亮表示,期待明年給大家交上合格的答卷。
相關稿件